杭州艺术学校睦剧作品亮相第三届全国“梨花杯”
2018.08.27


 杭州艺术学校睦剧作品《牧牛》入围第三届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指导教师:傅竹君   王汲

参演学生:李雨婷 傅珎妤

 

8月20日至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科技司 、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举行。我校戏剧影视科睦剧剧目《牧牛》入选参加展演。
    “
梨花杯展示活动的前身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青少年戏曲比赛创办于2011年,3年一届,共举办2届,推出了一批优秀戏曲表演人才,对我国的专业戏曲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2015年全国文艺评奖改革后,转型为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8
20日下午,梨花杯展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戏曲学院综合楼举办。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在发言中介绍到,梨花杯参与对象涵盖本科、高职、中职等各层次戏曲专业在校学生,从展示内容到组织形式都带有鲜明的教学属性。该活动的举办对中国戏曲教育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未来将成为推出戏曲优秀后备人才的优质品牌。
       
此次展演经过严格评审,专家组从61所院校的206个报名节目中遴选出来自38所院校的69个节目,我校选送的睦剧《牧牛》位列其中,并受邀于823日进行展示演出。《牧牛》是国家级非遗剧种杭州睦剧的代表剧目,讲述乡间女娃陶金莲去看外婆途中恰遇小溪涨水,为难之下求助于牧牛娃子王小荣,二童嬉笑怒骂、拌嘴斗舌,最后靠着对歌化解矛盾。全剧诙谐幽默、充满童趣,透着山野泥土的芬芳。该剧目从报名参赛到进京展演历时半年,学校戏剧科傅竹君、王汲老师共同指导排练,还聘请了国家一级演员、杭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睦剧表演艺术家王姝苹老师进一步指导,由我校15曲艺专业李雨婷、傅珎妤两位同学参与演出。
       
睦剧是杭州特有剧种,濒临灭绝。作为杭州市属艺术院校,我们对睦剧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次我们带着睦剧《牧牛》进京展演,让这朵美丽的山野之花亮相首都舞台,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我们倍感欣慰!

 

指导老师傅竹君有感: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科技司、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于82024日在北京举办。针对这样的机会,我从事戏剧戏曲多年,由于天时、地利等多种原因一直遗憾未曾遇到有比赛或者展演的合适时机。而且学校已多年没有招收戏曲班,之前也没有开设过睦剧这个专业,但机会真的不忍错过。所以本着各级领导的支持,本着我们杭州艺术学校戏剧科的荣誉感及宣扬非物传统文化的一种使命感,也本着自己对戏曲专业的挚爱和平时业余时间演出睦剧的经历,也了解了一些睦剧前辈对这个剧种在面临当今市场的种种遗憾,毅然选择了濒临灭绝的淳安睦剧这个杭州地方小剧种进行试排:一是觉的自己对本剧种还算有些了解和认识;二是她鲜明活泼具有山歌表现田间小歌小舞的表演形式,用非专业的曲艺班学生来排,接受起来相对会快一点。从接到通知报名到排练时间很紧,让学生课余时间熟悉剧种到唱念做再到舞台呈现,和孩子们利用五月几天假期的完整排练,睦剧传统小戏《牧牛》按时完成,节目审查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信任,决定录像送审。随后也聘请了睦剧表演艺术家王姝苹老师对剧目进行再打磨和提升指导,最后成功送审入围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演出。但毕竟曲艺不同于戏曲,学生对戏曲的唱、念、做等舞台程式化把握不透,随后利用七、八月时间和两个孩子进行对节目的更进一步强化训练、为最后走上展演舞台而努力不息!最后,剧目演出受到组委会专家和临会各兄弟戏曲院校、同行们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