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演出中那把“美哭了”众多观众的扇子出现在第三个节目《美丽的爱情故事》,这个节目的编导就是杭州艺校的老师杨允金。早在去年7月,这位曾经执导过杭州国际动漫节开幕式的国家一级导演,就被征召进峰会核心创作团队,每半个月一次飞赴北京,在总导演张艺谋的身边出谋划策。
张艺谋在工作中是一个要求非常苛刻非常严谨的人,和他合作要有强大的心经受非人的折磨。杨导说,身体的苦和累都是小事,最难熬的是方案的修改,一天之内,可能会建立起N个版本,又要推翻N个版本,既要想出ABCD多种方案去选择,又要考虑这些选择能否融合成一个大方案。这把扇子最初的创意张导一直不满意,一年多时间里尝试过成千上百种构思,到最后“破水而出”方案确定时,离峰会只有40天时间,杨导的压力可想而知,用杨导的话说:“与最顶尖的团队合作,是把自己放在火盆里烤,那种滋味很不好受,但是烤熟后发现,原来自己脱胎换骨了。”
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高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职业教育没有名师就不可能提升教育质量。能和大师对话,能有行业话语权,能引领专业发展,杭州职教届卧虎藏龙的不止是艺术表演专业,比如电子电工一个专业就有6位特级教师,因为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一举成名的杨金龙现在是汽修专业的一名老师,语文青年团的金花周黎霞与全国知名业界大师郭初阳同台飙课毫不逊色。
G20峰会,杭州职业教育经受了考验,留下了独特的职教痕迹,展现出与其他教育不同的魅力和吸引力,证明其作为一个类型教育存在的价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与杭州职业教育近20年来顶层设计的路径分不开。杭州职业教育既没有走集约扩张大而强之路,也没有举全市之力攻技能大赛之垒,也没有因为本科扩招而改变了职业教育的方向,更没有在职业教育陷入低谷时乱了脚步和方寸,它一直坚持走的是一条打造独特品牌的内涵发展之路,专注于专业、师资、课程和文化的质量提升。杭州十一五期间就已经基本完成专业结构调整,专门化“小而美”的职业学校更契合职业教育技能提升的需求,选择性课改更适合培养多元的个性化技能人才,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为职业教育发展点亮了人文之灯。G20峰会,带给杭州职业教育的不仅是机遇和挑战,更多的是思考和提升。
转载自:光明日报2016年10月11日
作者:杭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秘书长
杭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 张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