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总结
13影视班徐海文家长 郑敏
2013年9月的一天,在家长会上我见到了女儿的班主任老师。直觉告诉我她是个非常敬业的老师,果不其然,她对自己的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不仅体现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上也是这样。老师不仅教给了孩子知识,还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条件较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老师都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没偏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又增强师生情感的交流。
我们非常幸运碰到了责任心强的老师,这一年下来,为了帮孩子改掉坏习惯,老师及时准确的掌握和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并积极与我们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真正做到了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着想。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老师的启发与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又都难免出现缺点与错误。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成绩与每一个错误,是做家长要考虑的关键问题,鼓励与批评过急了,孩子的心态往往出现反常,究竟如何对待?
我觉得只有心情舒畅学习才会有起色,我首要解决的是稳定孩子的情绪问题。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明显的特点是“变”。孩子长身体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我们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她偏要西。独立活动的愿望会变得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又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面对多“变”的孩子家长也会无计可施,这时我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像雪中送炭一样及时。教育在于沟通,良性的沟通就会有良性的教育效果,沟通的前提就是彼此信任,信任的前提是彼此理解。双方的信任可以产生最大的教育合力。无论是成绩的提升还是不良习惯的矫正,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中得到改善和提高,一名高中生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家长更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和自己孩子的问题是无从下手解决的。所以我们巧妙的配合老师,配合学校,形成良性的互动,这样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解决问题。 我也在与老师多次交流下慢慢把握与孩子的谈话尺度。
大树可以参天,小草也能成绿,为孩子的未来努力是应该的,对孩子的教育帮助,我做好循序渐进,见好就收。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
孩子因为从小喜欢艺术,进校前获七级英皇芭蕾证书,2013年获浙江省中小学特长生A证,七级古筝证书。她自己想进艺术类学校,由于她喜欢,我们家长就尊重她的意愿进入艺校学习。孩子平时在家能做些小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打理,生活上不用让家长多操心。在学习上,一直保持班四名,根据她的情况学习有点散漫了,没用上心学,所以现在加强文化课补习,提高一个学习难度系数。下学期希望她能改进。
“好生”“差生”的标签由来已久,把学生分门别类,贴上标签的,其实并不是校方或家长,归根到底还是源于这个压力重重的社会。由于就业、学业等重重压力日增,中国社会现已普遍进入一种“全民焦虑”的时期,愈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民众的焦虑情绪愈重。所以身在杭州,面对课业和升学压力,若说老师、家长都没有焦虑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每一位老师都会恨不能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都全部教给学生,这既是源于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也是身为长者对下一辈孩子无私的关爱。
在艺校一年的学习,从进校的零到现在声台形表都小有起色,可以看出各科老师都化了很多心血。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无论是舞感之情,还是情感的表达,加上那首古典味十足的曲子,舞出了古典舞的韵味,很优美,也是视觉与听觉的享受;台词可说是个重点,台词课是一门针对性极强的课,它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条件具体问题区别对待,从正音开始纠正原有的发音,既有一定的规格,又不能强求一致,每个学生是因材施教。一段好的台词可能会让一个普通演员成为明星,在艺考中台词好坏决定是否进入复试。我看到考试时同学们落落大方,自信满满,声音清晰。气息状态,语调语势,速度节奏都掌握不错。最后出现的是台词语言与肢体语言融为一体的考试形式,老师让我们看到台词艺术表现出的语言魅力,把具体的台词变成活的语言,这样更加具有存在感和真实性;第一次听到声乐老师提醒孩子注意眼神,当时还有点纳闷,后来知道声乐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声音表达,还需要通过全身的歌唱器官协调以及面部表情,形体融为一体的表现艺术。演唱时光有演唱技巧,而眼睛不精,不拢神,也就是“没戏”。所以要运用眼神表达作品,得到其效果。可以看出老师授课时的精与细;孩子由于气息不够,声音闭合不好,上在台词和声乐有点“底气不足”。芭蕾学了多年,芭蕾要求提气,声乐要气沉,这二个气,刚开始时孩子难以把握,一度成为班里气息最差。二课老师一次次的引导、纠正,通过不断的练习、训练逐步掌握技巧。当第一次听到老师和同学夸她气息有进步时,孩子的喜悦和那点小小成就感全写在脸上,可见表扬的力量。表演用一个晚上是不可能完全提及的,从表演方向看,理论是重要的,但关键还是实践。从进校的玩游戏练习、动物模拟、无实物练习、人物模仿到现在的小品演出。无不看出老师在学生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表演是个行动的过程,表演上孩子觉心里有想法可表演不出来,我们分析了,在表演时可能考虑的太多,不够集中、专注在人物角色上。表演时要放下所有杂乱进入自己的角色。
可循循教导之后,总是还有无法掌握应会的知识点,面对时还会出现茫然无措,这时教师的焦虑可想而之。同样,家长也是非常容易焦虑的群体,很多时候,孩子的成绩单就是家长脸上的晴雨表,孩子成绩下滑了,学习不认真,没有准备复课内容,前背后忘……这些现象,作为家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焦虑,也不得不焦虑,可有时我们还得隐藏着焦虑,不能孩子造成过多压力。其实孩子很敏感,很在意大人看待他们的目光,生怕被讨厌,被排斥,生怕你觉得她不够好。现在的孩子比起我们小时,已经少了很多欢乐自由的时光,孩子心中所期盼的也许只是家长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总结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己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
在总结结束时,我要真诚感谢我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感谢你的付出,在我们多少次的交谈中,看到你大眼睛里尽是对孩子殷切期望,那发于内心赤诚的关怀时常温暖我的心,也是你用殷红如炭火般的热心,给了孩子无限的爱,古人有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没有你对孩子的宽容,耐心的引导,就没有现在走进阳光里的孩子。春雨,染绿,却无声,你对孩子的苦心教育,我无比感激,并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