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东西方舞蹈的桥梁——王媛媛的芭蕾时尚态度
2017.06.22


69中午,现代舞、现代芭蕾编舞家王媛媛,在学校蓓蕾剧场举办了一场有关当代芭蕾东西方的艺术对话会。

王媛媛,先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是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创始人,现任艺术总监、舞团团长。曾在法国国际舞蹈比赛、保加利亚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美国杰克逊芭蕾舞比赛、俄罗斯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荣获“最佳编舞奖”,被誉为获得最多国际重要舞蹈比赛 “最佳编舞奖”的中国编导。代表作品有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合作电影作品《夜宴》等。

老师的讲座从古典芭蕾与当代芭蕾的区别谈起,回顾了2008年创立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至今的历程,与大家分享了舞蹈的创作态度、创作过程与创作理念。王老师说:“作为一名编导,舞蹈创作应该具有个人态度,自由的思想是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基础。只有不断积累自己的感受,对社会现状进行人文思考,才能更好地把对生活的体悟融入舞蹈中,从而丰富自己的舞蹈语言。同时,在创作中还要兼顾演员的身体表现力和性格属性,才能寓创作灵感于演员之中,达到好的舞蹈表现效果”。

老师结合自己创作的多部作品,如《霾》、《毒》、《夜宴》、《夜莺与玫瑰》等,采用视频分享的方式,具体介绍了作品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给大家深刻地启发。她还讲到东西方不同的艺术形式:“民族的舞蹈形式应该加以保护,但在创作的时候,应该要自觉地融入世界的舞蹈语言,要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做好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对话会最后,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主演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当代芭蕾舞选段演出,博得台下阵阵掌声。

此次对话会,让学校舞蹈科师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光得到了很多最前沿的艺术信息,还打开了大家的视野,更改变了舞蹈创排的理念。

 

舞蹈教师感言

   

舞蹈是真实的,人是需要感悟的,简约不简单,但简单却是艺术的魅力!

 

                                      ——杨允金(杭艺校舞蹈教师,杭州市舞协副主席)

所有的艺术家都是纯粹的,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力是异于常人的。他们对于生活可以转化成艺术的点是敏感的。对于舞蹈创作,敏锐的认知将感受转化为舞蹈肢体来表达情绪,已达到和观众产生最好的共鸣。

                              ——刘海燕(杭艺校舞蹈教师,杭州市舞协主席团成员)

 

生命中的布局。承诺、使命、尤为重要。能够跳舞是一件幸福的事,珍惜、沟通!通过分享会我们打开视野,丰富了知识,坚定自己对于舞蹈事业的热爱与坚持。

                                 ——康乐(杭艺校舞蹈教师,杭州市舞协副秘书长)

 

                                         舞蹈科   孟丽